美國對華反補貼的措施
美國對華反補貼的措施 為遏制我國發展,近些年來,美國針對我國開展了多項不公平針對,其中以反補貼措施尤為嚴重,本次,小編就來介紹下美國對華反補貼的措施。
美國對華反補貼的措施
一、美國對華反補貼的起源與發展
外國對華反補貼的問題最早可追溯到1983年,當時美國對中國的出口紡織品享有雙重匯率提出了反補貼調查,但由于美國反補貼法是否適用于非市場經濟國家一直存在爭議,該案件半途中止。20世紀90年代初,美國商務部又分別對中國電扇、螺母發起了反補貼調查,但基于其1984年由美國聯邦上訴法院確立的兩項原則(一是美國商務部缺乏征收此稅的明確權力;二是由于非市場經濟體系受其政府干預,商務部不能就這種情況下的補貼程度得初有意義的結論),美國停止了該反補貼調查。
直到2006年11月20日,美國正式對中國銅紙版進行反補貼調查,至此中國面臨較為嚴峻的反補貼局勢。金融危機后,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進一步抬頭,自從2009年9月11日美國政府宣布對華輸美輪胎征收35%的懲罰性關稅后,美國對中國的貿易保護主義呈現愈演愈烈之勢。同年11月15日,美國商務部公布對華輸美油井管反傾銷反補貼案的調查,24日美國商務部做出終裁,以中油井管存在補貼為由,宣稱對相關產品實施10.36%-15.78%的反補貼關稅制裁,涉案金額高達約27億美元,是迄今為止美對華貿易制裁的最大一起案件。據中國貿易救濟網統計,1995-2009年,美國共發起192起反補貼調查,其中對華23起,為居各國之首。所以不難看出,美國對華反補貼調查將會愈加頻繁,力度也會逐漸增大,并會產生一種示范效應,導致其他國家紛紛采用反補貼措施來對中國產品實行貿易制裁。
對此,外貿人可以使用格蘭德外貿平臺,根據自身的業務板塊以及業務目標選擇產品進行使用。
http://www.329659.com/?share=QZONR
二、美國對華反補貼的特點
(一)美國是對華反補貼的最大指控國
2006年11月20日美國對中國銅紙版的反補貼調查則正式宣告其“非市場經濟”國家反補貼“豁免待遇”的終結,使得反補貼調查也正式適用于非市場經濟國家。此后,美國對華又發起了一系列的反補貼調查,使中國企業和行業受到了嚴重的損害。據商務部數據統計,2004-2010年,美國對華反補貼案件占全球對華反補貼案件的62%,美國是外國對華反補貼的最大指控國。
(二)美國對華反補貼涉案行業集中
目前中國遭遇的美國反補貼調查領域主要涉及化工、冶金、造紙、機械、紡織、金屬制品、建材和輕工等8個行業。其中,涉及冶金產品的反補貼案件數為9起,位居首位,在同期美國對華反補貼案件總數中的比重為39%。化工行業排在第二位,為4起,占比17%。機械和造紙均為3起,均占比13%。美國對華反補貼涉案行業主要集中于冶金和化工,案件總數占同期美國對華反補貼案件總數的56.5%。
(三)對華反補貼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1995-2003年,中國并沒有遭遇反補貼調查,究其原因是大多數國家認為反補貼調查不適用于非市場經濟國家,而中國也因此由于其非市場經濟國家地位而免遭反補貼調查。但自從2001年中國入世以來,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得到了越來越多的國家的認可,中國也走上了遭遇反補貼調查的道路。2004-2006年,對中國實施反補貼調查的國家只有加拿大和美國,其中加拿大4起,美國1起,究其原因是由于對反補貼調查是否適用于非市場經濟國家還存在爭議,要打破這一常規需要一定的時間。而在2004年,加拿大對華貿易逆差達8.1億美元,這促使加拿大對華首開反補貼調查之先河。而這一舉動,也對美國起了示范作用,美國也于2006年打破其“反補貼調查不適用于非市場經濟國家”的論調,對華實施了首起反補貼調查。而2007-2010年,中國成為連續4年遭遇反補貼調查最多的國家,美國對華反補貼的案例占美國對外反補貼案例的90%以上。而主要原因是由于受金融危機的影響,新一輪的貿易保護主義有重新抬頭。而在此期間,中國盡管也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但影響范圍極其有限。在中國政府和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國經濟在世界率先回升轉好,中國的對外貿易繼續保持良好的增長勢頭。因此,在這樣的經濟形勢下,大多數的反補貼調查矛頭指向中國就不足為奇了。
(四)反補貼與反傾銷的合并使用
隨著貿易保護主義的進一步加劇,在大多數情況下,反補貼和反傾銷以一種新的姿態――“雙反”出現。據統計,截至2010年底,外國對華發起的反補貼調查中,90%以上都是“雙反”同時啟用。美國在對華實施貿易制裁時,更多的時候是訴諸于“雙反”措施。美國對華反補貼的同時進行反傾銷,對中國企業造成了雙重打擊,使中國企業的國際環境更加嚴峻。
以上便是美國對華反補貼的措施的介紹,希望能幫到廣大外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