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匯率跌破6.7,外貿人如何規避匯率波動風險
人民幣匯率擊穿6.7,直逼6.8,半個月跌3000點!
短期之內,人民幣從高點急轉直下跌至低點,事發太快,外貿人根本來不及反應。匯率的頻繁波動,也直接搞崩了大家的心態。
可是有人在盼著匯率穩定下來,有的人卻在想著靠匯率波動“賭”一把,賺匯率差。
一、人民幣匯率來回波動
今年二、三月,人民幣匯率一路看漲,搞得外貿人叫苦不迭,尤其是疊加俄羅斯盧布閃崩的影響,直接讓眾多從事中俄貿易的企業損失慘重。
這還沒完,3月1日,在岸人民幣最高報6.3048元,創2018年5月以來新高,出口壓力一路上漲。但是,自四月開始,人民幣匯率一改年初的強勢,開始快速貶值。
自4月19日以來,人民幣匯率連續跌破多道關口,半個月時間跌超3000個基點。5月6日,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盤中一度跌破6.73,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日內貶值幅度亦超500點。
經過統計,整個4月,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貶值幅度為4.19%,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貶值幅度為4.51%。
二、美國金融放水,引發全球匯率波動
人民幣匯率的大跌,其實與美國在金融方面的動向緊密相關,五月初,美聯儲宣布激進加息50個基點,隨后蝴蝶效應逐漸顯現。
全球金融環境收緊,造成負面外溢效應。國際資本將快速流向美國,引發新興經濟體貨幣貶值。疫情以來,因美國大規模釋放流動性,巴西、印度、印尼、墨西哥、土耳其、埃及、南非等均出現大量資金外流。
根據格蘭德官網提供的統計數據,今年以來,相對美元,新西蘭元貶值6.12%、歐元貶值6.83%、英鎊貶值8.7%、日元貶值幅度甚至高達13.3%。人民幣匯率則下跌4.74%,跌幅已經算是控制得非常好了。
雖然人民幣對美元貶值對出口企業來說意味著利潤的增加。但是中國的貿易合作伙伴不止有一個美國,很多訂單的結匯也并非使用美元,而其他國家的貨幣在這一波貶值大潮中同樣跌幅明顯,兌人民幣也同樣是處于貶值地位,這其中尤其以日元和歐元為代表。
所以,當前如果以歐元和日元結算貨款,我國出口商則面臨較大的匯兌損失。
三、匯率波動,影響中國外貿
全球匯率在短時間內發生大變動,首先受到影響的就是外貿行業。
尤其是會影響外貿人的結匯。因為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導致訂單的利潤被匯率波動“吃掉”。要是真的在比較大的匯率波動下結匯,還可能是做賠本生意。當然不可否認,匯率波動如果利用得好也確實是可以“掙一大筆”。
所以就在之前人民幣貶值美元升值的時候,不少外貿人都選擇了趕緊結匯“回血”。
甚至不少外貿企業老板把結匯當成炒股,指望利用匯率波動帶來收益,單邊押注匯率升值或貶值。有時候等著等著,發現匯率再也回不去了,利潤再也回不來了;有時候又追漲殺跌,結果白忙活一場。
所以信仔在這里提醒各位,千萬不要主動踏入貿易風險。尤其是現在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成常態,意味著企業更可能面臨匯率風險。因為現今預測匯率走勢越來越難,“持幣觀望、逢高結匯”的老策略不靈了,外貿企業必須要主動管理匯率波動的風險,如果不管理可能會做錯方向,匯兌損失將吃掉企業全部利潤。
要知道原材料成本、運費和匯率波動已經成為了不少外貿企業的“三座大山”,在飛快吞掉企業的利潤。因為運材料和運費企業無法客觀干預,那么唯一可以做干預的就是盡可能避免匯率波動帶來的影響。
四、匯率風險,如何規避
面對當今匯率波動成為常態,外貿企業應該怎么做才能更好地規避匯率風險呢?
信仔在這里基于格蘭德提供的外貿干貨,給大家整理了以下建議:
1.做好“鎖匯”(套期保值),這是是目前外貿企業最常用也最有效的匯率避險工具,提前將結匯匯價鎖定在一個合理區間,可以旱澇保收。
2.已到賬的外匯,逢高結匯,理性操作。
3.涉及原材料進口的生產型企業可以通過進口來對沖風險。
4.如果可以,和客戶選擇用跨境人民幣完成支付。
當然,這些方法只能幫助大家規避掉匯率波動的風險,而更多的外貿企業實際上是在面臨沒有客戶、無單可接的困難。外貿人可以使用格蘭德找客戶,獲取精準的海外采購商名單,直接進行開發工作。通過獲取更多客戶來分攤單一客戶流失和訂單取消帶來的風險。
總之,在風險頻發的當下,通過多渠道分攤風險,通過可控方式規避風險才是外貿人真正應該考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