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協定的內容及對中國企業的意義
舉例RCEP正式生效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但是各方都已經開始為了協議生效后的企業發展和市場推廣而準備了,那RCEP協定中究竟對哪些方面的內容做出了規劃,對國內的企業又有怎么樣的意義呢?下面來和大家說一下!
一、RCEP協定的主要內容
RCEP整合并拓展了15國間多個自由貿易協定,削減了關稅和非關稅壁壘,統一了區域內規則,推動了亞太一體化發展。RCEP共有20個章節,涵蓋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和自然人臨時移動四方面的市場開放,納入知識產權、電子商務、競爭等現代化議題。
RCEP核心在于增強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以及人員流動方面的市場開放,尤其在關稅上取得重大突破,給予“漸進式”零關稅政策。
1.貨物貿易方面,RCEP在關稅和非關稅措施上均有突破。RCEP成員承諾通過立刻降稅和十年內逐步降稅方式,最終實現區域內90%以上的貨物貿易零關稅。此外,RCEP采取提供貨物國民待遇、臨時免稅入境、取消農業出口補貼;以及全面取消數量限制、管理進口許可程序等非關稅措施促進貨物貿易自由化。RCEP采用的區域累積的原產地規則,突出技術可行性、貿易便利性和商業友好性。
2.服務貿易方面,15個締約方通過正面或負面清單模式均作出了高于各自“10+1”自貿協定水平的開放承諾。RCEP成員國在金融、電信和專業服務領域做出更高水平的開放承諾。其中,中國服務貿易開放達最高水平,新增22個部門,并提高金融、法律、建筑、海運等37個部門的承諾水平;其他成員也在中方重點關注的建筑、醫療、房地產、金融、運輸等服務部門進行高水平開放。
3.投資方面,15個締約方均通過負面清單方式提高農、林、漁、采礦和制造業五個非服務業的投資開放水平。RCEP涵蓋包括投資保護、自由化、促進和便利化在內的投資領域四大支柱條款,確認了成員國在國民待遇、最惠國待遇、投資待遇等方面的義務。中國首次在自貿協定項下以負面清單形式對投資領域進行承諾,更好地完善國內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外商投資管理制度、鎖定國內壓縮外商投資負面清單改革成果、實現擴大外商投資市場準入。
4.自然人臨時移動方面,RCEP各成員的承諾基本超越各成員已有自貿協定的承諾水平。各方承諾區域內各國的投資者、公司內部流動人員、合同服務提供者、隨行配偶及家屬等在符合條件的情況下,可獲得一定居留期限,享受簽證便利,開展各種貿易投資活動。RCEP將承諾的臨時流動人員適用范圍擴展至服務提供者以外的投資者、隨行配偶及家屬等協定下所有可能跨境流動的自然人類別,超越了各成員的現有自貿協定實踐中的承諾。
RCEP納入知識產權、電子商務、競爭、政府采購等現代化議題,同時加強中小企業、經濟技術等領域合作,滿足了發展中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的實際需求。
二、對中國企業的意義
貨物貿易層面:零關稅和區域內貿易便利化
貨物貿易是傳統國際經貿合作中最重要的方式,也是經貿協定的“重頭戲”,對于有較大貨物貿易額的經濟體而言意義重大。RCEP生效后,區域內90%以上的貨物貿易將立即降稅至零和10年內逐步降稅,最終實現零關稅。作為區域內的貿易大國,“中國制造”可以更好地滿足其他國家的市場需求,增強市場競爭力,貨物貿易將更具有可持續性。對于那些能夠把握國內巨大消費需求市場的中國進出口企業而言,它們有望獲得重要的發展機會。
服務貿易層面:更開放的市場準入
近年來,中國服務企業活躍度持續增強,開展國際服務貿易的信心和意愿顯著增長。而RCEP采用的負面清單式的市場準入的內容,為中國企業向RCEP其他成員國的消費者或企業提供服務創造了與本土企業同等競爭的條件,有利于中國企業開展區域內的商業考察或跨境提供各類服務。
知識產權層面:為企業資源利益提供制度保障
企業需要對所售商品或提供服務對象方所在地的相關法律法規和做法有準確的把握,并能夠通過合適的途徑維護自身權益和利益。RCEP的知識產權國際協議不僅可以維護競爭公平,而且還為通過知識產權授權使用、投融資等相關商業行為獲得利益提供了制度性保護。
中小企業層面:提升國際化競爭力
RCEP區域有大量的發展中國家,企業競爭力存在明顯差異,無論是國際化能力、管理水平還是融資能力,與大型企業相比都有所不足。在RCEP協定的保障下,國際化對相對弱勢的市場主體的利益損害效應能夠得到化解。大量的中小企業可以在協定的支持下獲得國際化的能力提升,在受到貿易損害時得以尋求更好的保護。
作為一個覆蓋國別地區、產業領域和經貿方式相當之廣的協定,給中國企業帶來的挑戰和機遇是前所未有的,如何在新的時代浪潮中抓住紅利,就是各家企業需要下功夫的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