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風險管理
中小企業信用擔保行業是國際公認的高風險行業,我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風險管理主要內容有:1、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風險來源;2、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風險管理建議。
一、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風險來源
1、宏觀層面的風險來源
政府參與出資的信用擔保機構獨立決策和運作的權力較小,擔保風險會有所增加。不完善的擔保制度與實際情況出入較大也會增加擔保風險。國際上的通用做法是實行比例擔保,在擔保機構和銀行之間尋求風險收益平衡。雖然有的擔保機構與協作銀行簽訂了風險分擔合同,但在實際中往往因為銀行優勢地位而被迫接受過多風險。
2、中小企業信用體系的風險
征信體系不夠完善,出于自身利益國家部門會對自己持有的部分信息進行壟斷保護,這會加大信息采集難度。在征信過程中,中小企業由于信用意識淡薄且處于對自身利益的保護往往存在著不支持、不配合的現象,甚至會拒絕征信工作的展開,大大加劇征信難度,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大打折扣。外部信用評級體系發展滯后,評級過程主要參考受評企業自身提供的信息,信息來源不夠透明,最終會降低評級結果的公正性和權威性。
二、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風險管理建議
企業要優化內部控制管理,對從業人員的素質要展開提升。無論是政治素質還是職業道德都要進行一定程度的宣揚,確保中小企業擔保行業的良好的文化氛圍營造,增強相關人員的風險意識。企業可定期展開培訓,保障相關人員從業資格的考核,滿足人才的任用標準,確保擔保準入機制的優化。企業要展開獎懲機制的應用,避免發生暗箱操作及違規操作的現象。申請擔保的中小企業必須滿足相關條件,比如資信等級、企業治理、企業發展等,確保符合國家的相關產業法規。科學設定擔保指標,擔保機構可對不同行業設定不同的單筆最高擔保額度和擔保期限。根據自己的實力,按“先小后大、先短后長、先流動后固定”的原則提供擔保。
在企業建設過程中,要進行多個部門的風險分擔機制的應用,實現其內部各個環節的協調,進行風險分擔比例的優化。企業要進行商業性保險的優化,進行擔保機構的優化建設,確保各個再擔保體系的健全。